?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1周年之際,為感悟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精神,加強對紅色黨史的學習,感受鄉村振興的偉大成果,公司黨委組織黨委、紀委委員、黨員中層干部、優秀共產黨員赴紅色革命圣地貴州遵義學習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于2015年和2021年兩次深入貴州考察調研,指引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引領共產黨人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革命圣地、視察扶貧工作的足跡,踏上了本次的學習之路。

貴州省息烽縣地處崇山峻嶺間,空氣濕潤溫和,古木參天,蒼翠欲滴,本該是一處絕佳的頤養勝地,然而卻被國民黨反動勢力打造成一個關押迫害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的人間地獄。走進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息烽行轅舊址(簡稱息烽集中營),現場學習那段悲壯的歷史,緬懷在那里斗爭過的革命先烈,接受一次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
婁山關被譽為“黔北第一關”。82年前的2月25日,紅軍在這里取得了長征以來的第一場勝仗。站在藍天白云包圍下的山頂放眼遠眺,只見婁山山脈逶迤數百里,兩側群峰險峻,山路陡立,是易守難攻之地。耳畔彷佛又傳來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千古吟唱。
茍壩會議是遵義會議的延續,會議鞏固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核心地位,確立了黨的正確路線方針,中國革命的紅色火焰從西南一路燃向西北,最終燃向了全中國。黨員們從茍壩會議中學習了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精神,感受到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制度的科學性。廣大黨員同志需用茍壩會議的精神武裝思想、提升本領,以昂揚姿態開啟新時代長征的新征程!
在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赴貴州考察時,深入鄉村,走進了遵義市播州區松香鎮花茂村村民王治強經營的“紅色之家”農家樂,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聊家常,了解貧困人口如何脫貧致富。
為感受鄉村振興戰略及精準扶貧為農村經濟結構轉型作出的巨大貢獻黨員們緊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前往了"紅色之家"進行實地調研,深刻感受到了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顯著效果。在黨中央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花茂村積極推動農、旅、文深度融合,將傳統工藝與新興產業相結合,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融為一體。在實地學習中,深刻感受到精準扶貧、智慧脫貧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在遵義會議陳列館,“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遵義會議、偉大轉折”“轉戰貴州、出奇制勝”等五個板塊的展覽,以一幅幅資料圖片、一件件珍貴實物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充分展示了紅軍長征的輝煌歷史,昭示了遵義會議的重大歷史意義。

始建于1959年的遵義紅軍山烈士陵園安放著紅軍烈士遺骨,青松翠柏環抱。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在講解員深情并茂的引導下,大家在紀念碑前默哀,帶著這份崇敬之情,由公司黨委書記周運奎同志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全體黨員在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莊嚴的宣誓活動。我們再次發出神圣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這一次宣誓,更加牢固樹立了理想信念,更加深刻銘記了黨員的使命。紀念碑前的漢白玉浮雕,記錄了紅軍四渡赤水、遵義人民喜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強渡烏江等歷史場景,大家一一瞻仰,一同回顧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通過本次遵義行,公司黨員學習了革命先輩的艱苦奮斗精神,深刻感悟了百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智慧與勇氣。全體黨員一致認為,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全體黨員將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遵義精神,不忘初心,積極進取,在企業發展中起到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公司新時代實現“雙百”戰略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