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革故鼎新,只能通過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才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作為工作了8年的水利施工人員,為適應行業由“傳統水利”不斷向“智慧水利”轉型,信息化管理已經深入到行業的每個角落,新時代水利發展從施工技能和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從事施工多年,但了解BlM技術比較晚,今年8月有幸參加公司組織的“BIM技能與應用專題培訓”,培訓為期10天。公司聘請了“必慕科技”專業的培訓團隊給我們授課,結合水利行業施工單位特點,從BIM技術發展與前景、BIM技術操作軟件的基礎學習、單體建模學習、水利施工案例建模學習、3D施工模擬等方面由淺入深進行學習。通過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切實感受到BlM技術的重要性。
運用BIM建模技術可以將傳統二維設計圖紙,通過三維建模達到工程實體展示的效果。特別是結構工程,像水閘項目、泵站項目、發電站項目等復雜的結構工程項目,二維圖紙不能很直觀的想象到項目整體樣貌,通過BIM建模技術能夠將二維圖紙3D化,實現從各個方面看透整個建筑的各個部位,尤其是一些重點部位。例如新建泵站中的流道混凝土結構,大型內部結構在空間上是多維度扭面設計,很難去跟施工人員詳細的描述它的樣子,施工的時候也特別的困難,通過BIM建模技術,可實現可視化程度高,多方位研究模型的結構,為施工技術方案的制定和施工作業技術交底提供更精確、更直觀的技術支持。
在施工前,采用BIM技術對建筑項目進行虛擬施工,對項目施工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和優化,從而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直至獲得最佳的施工方案,盡最大可能實現“零碰撞、零沖突、零返工”,從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減少資源浪費與沖突及安全問題,指導真實的施工。在BIM技術進行3D建模的基礎上,運用“BIM FILM”(虛擬施工系統)增加施工進度控制,達到4D建模的目的,通過軟件技術可以完成全階段模擬施工,將2D的傳統建模發展到4D的信息建模方式(增加了發展時間)。在施工階段實時監控工程進度,實時調整針對施工期環境變化的模擬分析,生成與提供可整體化協調的數據,解決傳統的二維圖紙會審耗時長、效率低、發現問題難的情況。
通過本次培訓學習,學會了簡單的BIM建模方法、參數化模型的創建方法、構件“族”的創建方法、BIM FILM(虛擬施工系統)制作方法,但對于水利行業復雜多變的結構形式,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地深入學習,通過技能上的提升,盡早將BIM技術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改善傳統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